文化艺术
晋城古称建兴、建州、泽州及泽州府等,是华夏文明早的发源地中的一个。优美的自然风光,久远的历史文化遗存,造就了晋城独特的太行山水风情。境内自然风光旖旎,文物古迹遍地;同时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在此生长,赋予晋城“生物资源宝库”之称。
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晋城现存宋、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古建筑,如皇城相府、古村郭峪、柳氏民居等。此外,蟒河景区、王莽岭景区为这座古城增添了一分活力。悠久的文明赋予了晋城丰厚的人文遗产。晋城市现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处、省级保护单位35处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12处,文物总量6767处。既有古人类遗址、古寺庙、古碑刻、古名人墓葬,又有古战场、古民居、古书院和革命纪念地等。让人引以为荣的是晋城现存宋、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古建筑,其约占山西省同时期木结构古建筑的2/3,占中国同时期的1/3,几乎超过南方同时期古建文物遗存的总和。
泽州鼓书
是由清代晋城沙石堡马振盛、苇匠徐廷荣在外学习的铁板鼓书、钢板鼓书和晋城四弦书结合形成的。它与四弦书的坐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表演形式上加多样活泼。如走唱、伴舞等。泽州鼓书流传于晋城市所辖六县(区),经过了上百年的传承发展,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演唱风格,深受晋城市人民群众的喜爱。2009年,泽州鼓书被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。
泽州四弦书
是以四弦(四胡)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,形成年代无文献资料可考。已知早擅演四弦书的艺人,是清光绪年间犁川盲艺人程天和(约1872-1932)。据此推知,其在清代光绪年间之前即已形成,距今已有150年以上的历史。
晋城剪纸和砖雕木雕
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,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。其载体可以是纸张、金银箔、树皮、树叶、布、皮、革等片状材料。晋城剪纸以磁性剪纸为代表[65],晋城砖雕工艺精美、多姿多彩,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。在晋城古庙宇、古村落当中,人们常可以看到许多造型优美的砖雕,砖雕是由石雕、木雕等手工艺发展而来的,由于它比石雕容易雕刻,又比木雕耐腐蚀,所以被广泛的运用于中国传统的建筑上。
晋城民间艺术和传统制作工艺
民间艺术有布老虎、剪纸、刺绣、砖雕、面塑等。还有古老的传统制作工艺,如:阳城生铁冶铸技艺、阳城焙面娃娃、大阳手工制针业、高平黑陶工艺等等。
晋城打铁花
打铁花,是晋城市一项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,打铁花需要架起化铁水的熔炉,倒进煤炭,用鼓风机吹,待通红的炉火烧起来。2011年4月18日,晋城打铁花习俗入选山西省“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”。
围棋
晋城是围棋之乡,晋城市陵川棋子山是世界围棋重要发祥地,相传上古时期,尧帝为教育自己的儿子丹朱,在棋子山发明了围棋,教丹朱从中学习治国治军之道。围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,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。2008年举办了第一届晋城国际围棋文化节,2009年举办了第二届晋城国际围棋文化节,2011年举办了第三届晋城国际围棋文化节。
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晋城现存宋、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古建筑,如皇城相府、古村郭峪、柳氏民居等。此外,蟒河景区、王莽岭景区为这座古城增添了一分活力。悠久的文明赋予了晋城丰厚的人文遗产。晋城市现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处、省级保护单位35处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12处,文物总量6767处。既有古人类遗址、古寺庙、古碑刻、古名人墓葬,又有古战场、古民居、古书院和革命纪念地等。让人引以为荣的是晋城现存宋、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古建筑,其约占山西省同时期木结构古建筑的2/3,占中国同时期的1/3,几乎超过南方同时期古建文物遗存的总和。
泽州鼓书
是由清代晋城沙石堡马振盛、苇匠徐廷荣在外学习的铁板鼓书、钢板鼓书和晋城四弦书结合形成的。它与四弦书的坐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表演形式上加多样活泼。如走唱、伴舞等。泽州鼓书流传于晋城市所辖六县(区),经过了上百年的传承发展,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演唱风格,深受晋城市人民群众的喜爱。2009年,泽州鼓书被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。
泽州四弦书
是以四弦(四胡)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,形成年代无文献资料可考。已知早擅演四弦书的艺人,是清光绪年间犁川盲艺人程天和(约1872-1932)。据此推知,其在清代光绪年间之前即已形成,距今已有150年以上的历史。
晋城剪纸和砖雕木雕
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,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。其载体可以是纸张、金银箔、树皮、树叶、布、皮、革等片状材料。晋城剪纸以磁性剪纸为代表[65],晋城砖雕工艺精美、多姿多彩,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。在晋城古庙宇、古村落当中,人们常可以看到许多造型优美的砖雕,砖雕是由石雕、木雕等手工艺发展而来的,由于它比石雕容易雕刻,又比木雕耐腐蚀,所以被广泛的运用于中国传统的建筑上。
晋城民间艺术和传统制作工艺
民间艺术有布老虎、剪纸、刺绣、砖雕、面塑等。还有古老的传统制作工艺,如:阳城生铁冶铸技艺、阳城焙面娃娃、大阳手工制针业、高平黑陶工艺等等。
晋城打铁花
打铁花,是晋城市一项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,打铁花需要架起化铁水的熔炉,倒进煤炭,用鼓风机吹,待通红的炉火烧起来。2011年4月18日,晋城打铁花习俗入选山西省“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”。
围棋
晋城是围棋之乡,晋城市陵川棋子山是世界围棋重要发祥地,相传上古时期,尧帝为教育自己的儿子丹朱,在棋子山发明了围棋,教丹朱从中学习治国治军之道。围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,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。2008年举办了第一届晋城国际围棋文化节,2009年举办了第二届晋城国际围棋文化节,2011年举办了第三届晋城国际围棋文化节。